> 文章列表 > “连旬雨复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连旬雨复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连旬雨复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连旬雨复阴”出自宋代郭印的《三伏不热》。

“连旬雨复阴”全诗

《三伏不热》

宋代 郭印

三伏元无暑,连旬雨复阴。

朝朝閒旧扇,夜夜拥重衾。

日晦浮云翳,天愁沴气侵。

烽烟犹未息,一念一伤心。

《三伏不热》郭印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三伏不热》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《三伏不热》的中文译文:

夏季的三伏时节却没有酷暑,

连续十天的雨又使天空变得阴沉。

白天白天,无所事事地摇动着旧扇子,

夜晚夜晚,紧紧地拥着厚重的被褥。

太阳遮蔽在浮云和阴霾中,

天空充满忧愁和沉闷的气息。

战争的烽烟仍未平息,

每一个念头都带来一份伤心。

《三伏不热》通过描绘夏季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愁。夏季本应是炎热的季节,但在这首诗中,作者用\"三伏不热\"来形容异常凉爽的天气,传达了作者对于异常气候的感叹。连续的阴雨天使得天空阴沉,白天无所事事地摇动旧扇,夜晚紧紧地拥着厚重的被褥,透露出作者愁闷的心情。

诗中的\"日晦浮云翳,天愁沴气侵\"描绘了太阳被阴云遮蔽,天空忧愁的气息侵袭,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沉闷。而\"烽烟犹未息,一念一伤心\"则暗示着战争的阴影仍在笼罩,每一次念起即带来伤痛,这也是作者内心忧伤的另一层寓意。

整首诗通过描绘天气和内心的对比,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忧伤。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,使得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的张力,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深的共鸣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