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

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

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

在文言文中,“始”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. 开始、起初:

例句: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养生丧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。”(治理国家,使百姓养生送死无憾,这是王道的开始。)

2. 才、方才:

例句: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年始十八九,便言多令才。”(年龄才十八九岁,就已经口才很好,文才出众。)

3. 形容程度、程度副词:

例句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刑之,则始从焉;杀之,则未敢代矣。”(孔子只是惩罚他一下,他就开始服从了;要杀他,他就不敢替代了。)

4. 首先、首要:

例句:《史记·刑法志》:“始即身,次及亲,后及家,终及官。”(首先要考虑个人,然后是亲人,再然后是家庭,最后是官职。)

5. 开头、最初:

例句:《诗经·烝民》:“惟其始也,昌之毛也。”(开始时,就昌盛如兽毛一样。)

6. 根本、祖始:

例句:《素问·王冰序》:“诚可谓至道之宗,奉生之始矣。”(确实可以说是至道的根本,生命的起源。)

以上是“始”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思和用法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始的古文例句有哪些?

始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是什么?

如何理解始的文言文含义?